2024年泰安一中音乐教育自评报告 |
||
|
||
泰安一中音乐教育工作自评报告 一年来,泰安一中音乐教研室精准把握美育战略地位与育人价值,笃定践行美育 “面向人人” 理念,全力构建特色大美育格局,扎实推进 “培根铸魂” 工程。音乐教研室紧密围绕学校规划,以深化美育教育为核心使命,借弘扬团队正能量、培育学生个性之长,着力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积极投身教学科研与艺术实践,为学校美育事业蓬勃发展持续添砖加瓦。 一、 文化艺术节活动举办 (1)全员班级合唱比赛 作为泰安一中萃英文化艺术体育节的核心传统项目,班级合唱比赛将 “面向人人,惠及学生” 的理念贯彻到底,达成全校师生参与及覆盖的全面性。比赛中,各班需演唱校歌与班歌。校歌作为传承校园文化的纽带,承载着一中的深厚底蕴,被一届又一届学子传唱,成为校园记忆的重要标识。而班歌的选择则充满创意与个性,红色经典唤起爱国情怀,流行曲目彰显时代脉搏,原创作品更是展现出学生的创作天赋。各班通过班歌全方位展现班级独特精神与学生特长,“班班有歌声” 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更搭建起学生艺术实践、团队协作及文化传承的综合育人平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2)校园歌手大赛 为大力营造多元且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念,泰安一中精心筹备并举办校园歌手大赛。赛前,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音乐教师团队更是主动为参赛学生提供专业指导,从发声技巧到舞台表现力,全方位助力提升。比赛形式丰富多元,涵盖多元音乐风格,充分彰显音乐艺术的魅力。作品遴选严格遵循主题明确、内容积极健康的标准,既紧扣时代发展旋律,反映当下社会热点与青年担当,又紧密贴合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展现校园青春故事。在舞台上,选手们自信绽放光芒,用歌声传递泰安一中学子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吸引全校师生热情关注,为校园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鲜活力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运动会相关活动 每学年运动会盛大开幕之际,音乐教研室便肩负起至关重要的入场式及开幕式表演任务。在筹备阶段,鼓乐队和彩旗队发的成员每日刻苦训练,力求做到鼓点精准有力、节奏整齐划一、旗帜飘扬舒展、队伍整齐有序,共同营造出热烈而充满激情的开幕氛围。开幕式表演更是以多元方式如合唱、舞蹈、乐队、民乐等形式,将传统与现代艺术巧妙融合。色彩绚丽的服装、精心编排的动作,共同营造了热烈的氛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学生们的青春活力与良好精神风貌,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光时刻,不仅为运动会拉开精彩序幕,更彰显出学校美育成果,激励着全体师生在艺术与体育的交融中,不断追求卓越,塑造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风采。 三、泰安一中合唱团 泰安一中现有两支学生合唱团,新校区学生合唱团和老校区萃英青年合唱团,现各有成员80余人,面向全体学生,每学期纳新。合唱团充分利用周末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排练,从发声练习到曲目磨合,逐步提升合唱技巧与艺术表现力。学校成立合唱团旨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美育综合素养,通过合唱艺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音乐感知能力以及审美情趣。在学生中反响强烈、影响极大。 合唱团在每年文化艺术体育节歌咏比赛中进行展示,凭借其精湛的演唱技巧和富有感染力的舞台表现,为现场师生带来视听盛宴,成为歌咏比赛的一大亮点;合唱团策划实施高三毕业典礼送别主题合唱活动,精心编创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合唱节目,新老校区合唱团演唱了《离别开出花》《听见中国听见你》《一路生花》等经典歌曲,饱含对高三同学的离别之情和美好祝愿,受到了极大的社会反响,此活动已成为年度校园文化标志性项目。 四、泰安一中民族管弦乐团 泰安一中民族管弦乐团,是山东省高水平学生艺术团,也是泰安市中小学唯一大型民族管弦乐团,成立宗旨在于推进学校美育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乐团规模近百人,由音乐特长生、具有艺术特长的普通学生以及专业教师组成。这种多元化的成员构成不仅丰富了乐团的艺术表现力,也为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 泰安一中民乐团重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地方特色作品宣传地域文化、展现民族精神;凭影响力带动全市中小学生学民乐,还接待国内外团队传播民族文化;将民乐演奏课程引入课堂,成为学校美育特色课程,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接触和学习民族音乐,同时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校园文化主题展示,定期举办演出专场,为他们搭起实践的舞台,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民乐演奏的行列中来,大大提升我校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热情和实践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024年参加了山东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并再次斩获一等奖,优秀实践成果奖、三名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并作为泰安市唯一获奖学校参加了山东省教育厅举办的全省艺术教育工作会议并现场展演,受到山东省教育厅保障,这已是第七次受到山东省教育厅表彰。 乐团的蓬勃发展对于学校整体的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提升了学校在社会各界的知名度,也让全校师生的文化自信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营造出更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教学常规工作落到实处 1、集体备课:音乐学科坚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制度。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围绕教学大纲,深入研讨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明确各阶段教学目标。通过分享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2、教学资料检查:依据教务处安排,定期对本组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听评课笔记等教学资料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检查后及时反馈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督促教师不断完善教学资料,优化教学过程。 3、大教研活动:定期举办音乐教研室大教研活动,每学期安排2-3 位教师进行艺术教研展示课。新老校区全体音乐教师共同观课评课,老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促进了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4、学科测评与上报:认真组织分年级音乐学科期末测评,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按时完成国家 “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 上报工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推动学校美育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5、 特长生培养 特长生专业课教学: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为艺术特长生提供优质的专业课教学。特长生专业课安排在每周一至周五下午第四节课,确保充足的教学时间。高二学年完成所有专业课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与特点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家校沟通:建立特长生家长微信群,搭建起家校沟通的便捷桥梁。家长可以随时在群里留言,向教师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同时,家长也能及时反馈孩子在家的表现,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通过家校紧密合作,形成无死角的管理模式,为特长生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管理制度建设:制定了音乐特长生管理守则、学生琴房管理制度。对学生日常文化课学习、专业课学习以及琴房练琴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管理,明确学生的行为准则与学习要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保障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多年来为各大音乐院校输送了大批人才,成为各大音乐学院的优秀生源基地,成为我校升学率的重要组成部分。 6、教学常规工作—科研申报工作 1、特色化学校申报:成功完成省级美育特色化学校申报工作。从学校美育工作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艺术实践活动开展等多个方面进行精心梳理与申报材料准备,充分展示了学校在美育教育方面的特色与成果,荣获山东省美育典型案例一等奖。 2、高水平艺术团申报:顺利完成民乐团省级高水平学生艺术团申报。通过对民乐团发展历程、艺术水平、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深入总结与展示,突出了民乐团在全省学生艺术团队中的优势与特色,为提升民乐团的影响力与竞争力迈出了重要一步。 7、教学工作成绩 (1)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音乐教研室被泰安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2)民乐团市级课题顺利结题。丰富了学校艺术教育理论,引领学校艺术教育尤其是学生乐团发展再上新台阶,同时为泰安一中民族管弦乐团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助力乐团优化管理、改进教学、提升发展质量。 (3)在学校 “青蓝工程” 的实施过程中,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促进专业成长,多名年轻教师在省、市一师一优课、音乐优质课等比赛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佳绩。
2025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