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 - 孙文青 - 巴尔扎克葬词


[日期: 2005-06-03] 点击:


[dvnews_page]

  孙文青

 

教学目标

 1、体味文章情理交融的写法

2、品位含义深刻、情感丰富的语言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探讨

合作探究:                                                                            

一、引入及整体把握教材

1、(师)1850820 日,法国,拉雪兹公墓。天气阴沉,太阳西沉,细雨蒙蒙,文坛巨匠,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人间喜剧》的作者——巴尔扎克先生的葬礼在此举行。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雨果先生冒雨发表了一篇激情四溢、文采斐然、哲理深刻的著名演说《巴尔扎克葬词》,这两位并驾齐驱的大作家真可谓“双峰并峙”。(小组补充诠释此词的含义)

①杰出的文学贡献(《人间喜剧》内容、篇幅及意义;雨果三部长篇《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②杰出的人格风范:

示:“我要写伟大的作品,像《荷马史诗》那样伟大的作品”

“对,是拿破仑,整个世界都在他面前发抖,我要用笔来完成他用剑没完成的事业” (巴尔扎克语)

1861年当雨果得知英法侵略者纵火烧了圆明园之后满腔义愤“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清洗罪责,把这些财富还给被劫掠的中国”。

2、小组汇综课文中的美雅词语(约30个)

震惊 显赫 佼佼 惊惶 粗鄙 发掘 忧郁 扎实 熠熠  饱满 安息 睿智 诚挚 庄严   鼎鼎大名 与世长辞  众目仰望 名列前茅 才华卓著 至善至美 有目共睹

泰然自若 游刃有余 愤世嫉俗

3、小组竞讲,概括本文情理交融的特点

提示:雨果高度评价了巴尔扎克的杰出贡献、伟大人格及其巨大影响,并预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除了悲伤怅然,诚挚哀悼,更感受到了崇高和悲壮。

二、深入研读,交流探讨对关键词的理解

(小组内部交流,代表发言)

提示:1、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天才”一词极具感情魔力,世间有那么多伟大的词语,但似乎惟有“天才”二字方能突出伟人的杰出之处。

2、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此句的动词极具表现力,“奔”目标明确,勇往直前,义无返顾。“肉搏”很血淋淋的一个词语,但它使人们窥视到了战斗的激烈、残酷,参加战斗的人是多么的勇猛、彻底、殒身不恤。

3、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位哲学家,这位思想家。“惊人”、“不知疲倦”极具有启发性,它使人们忽视了词语本身的份量,而使人们看到了这两个词语背后的具体表现,巴尔扎克每天工作18个小时,喝浓咖啡提神达5万杯,这种忘我、废寝忘食的工作精神简直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

4、①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②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①句“惊呆”一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巴尔扎克的逝世对于整个巴黎的震动,拟人中包含了浓郁的景仰之情。②句则是恩格斯站在激励整个无产阶级继续战斗的意义高度,运用了力度性词语“不可估量”和启发性词语“空白”,感情看似不外露,但实则是重锤般敲击在每个人心上。

三、小组之间提问质疑,认识深入

示例: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①此句话富有哲理性,在死亡面前人人自由,人人平等,死亡是一种解脱,众目仰望的巴尔扎克与世长辞震惊了世界,唤醒了那个充满黑暗与罪恶的时代里的人们。②此句话重在启发人们以巴尔扎克的死为坐标,深入思考活着的意义。③回顾不同时代的人们对死亡的不同态度,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陆游的“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会使人们对死亡有一种更新的认识;史铁生则坦言“死是一件无须着急的事,是一件无论如何也不会错过的事”则会使人们更加绷起时间的神经,去实践生存的意义。

    四、赏后升华,延伸拓展

    给自己敬仰的一位名人写一段话。(不少于300字)
老校区地址:泰安市青年路117号 新校区地址:泰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天门大街3367号
联系电话 老校区:0538-5885101 新校区:0538-5885310
邮箱 老校区:yzb5656@163.com 新校区: yzxxqbgs@163.com
版权所有: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 鲁ICP备13022236号鲁公网安备:37090202000187号